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对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储能产业(特别是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成本不断下降,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进入商业化初期。但是,当前储能产业发展除了技术、成本、行业标准等制约因素外,还面临体制机制上的制约。比如还缺少对储能独立市场主体身份的制度保障,缺少能够体现储能价值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大规模储能进入电力系统还缺乏统筹协调机制。


“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面临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场景也更加广泛,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加快建立并完善储能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路线多元化原则,推动储能技术进步。与此同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设计,充分体现储能在新的电力系统中的商品属性是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储能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不同方式储存起来,以便以后再需要时利用的技术。目前,储能主要应用于电网侧(输配)、电源侧(新能源+储能应用)、用户侧、分布式及微网以及辅助服务等部分。在电网侧,储能主要通过调峰以及参与电力市场辅助服务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在电源侧,储能主要用于平滑可再生能源输出、吸收过剩电力、减少“弃风弃光”以及即时并网;在分布式及微网方面,储能主要用于稳定系统输出、作为备用电源并提高调度的灵活性;在用户侧,储能主要用于工商业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以及能源成本管理。从技术维度来说,储能技术是解决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系统波动性、间歇性的有效技术。成熟的储能技术在发电侧应用,能够平滑风光电系统的有功波动,从而提高并网风电、光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改善风光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提高经济性。另一方面,在输配电侧、用户侧, 成熟的储能技术能够很好地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能有效帮助电网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避免“弃风弃光”现象。


未来能源系统将是以新能源为主体、多种形式能源共同构成的多元化能源系统。风电、光伏发电本身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决定了灵活性将是新的能源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从技术属性来看,储能正好能够满足新的能源系统对灵活性的需求。因此,通过储能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从而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技术路径被业界寄予厚望。在政策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也启动了对储能发展的整体规划部署。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相比此前2月25日的《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及4月19日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储能的市场地位、商业模式和经济价值逐渐得到承认与明确。


近年来,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其技术突破将改变整个世界能源格局,实现能源低碳革命,并呼吁在储能发展初期加大对储能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储能能否成为未来能源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不仅取决于技术突破,还需要支持储能各种技术研发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冷静”而谨慎的规划。尤其是电化学储能技术实验性很强,技术突破具有不确定性,过于具体的产业政策会扭曲市场,导致资源错配,不仅不利于储能产业的发展,而且容易忽视对其他能源转型技术路线的可行性研究。


在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转型背景下,储能作为优化能源系统的诸多解决方案之一,需要能够体现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需求侧、电网互联等不同环节价值的电力市场,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赢得市场地位,从而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储能技术对于构建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而储能产业的发展则取决于支撑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制度环境与成熟的市场机制。


来源:中国储能网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关注尊龙凯时

尊龙凯时在线客服
尊龙凯时公众号
尊龙凯时视频号
尊龙凯时在线客服
尊龙凯时公众号 尊龙凯时视频号